2018年5月18日,微信宣布,APP可以直接打开小程序。此功能一经发布,移动互联网行业顿时炸开了锅。APP与小程序的这场流量之争,到底谁才是赢家?
App 与小程序如何互跳?这其中包括能力的三重奏。
2017 年 3 月 27 日,微信支持 app 分享到微信的链接点开就是小程序。
2018 年 1 月 5 日,小程序页面中支持打开 app 分享链接。
2018 年 5 月 18 日,app 可以直接打开小程序。
需要特别指出的是,相比较此前所开放的「小程序打开 app」,此次,用户不用通过 app 链接,就能直接在 app 与小程序之间互跳。同时,目前移动应用拉起小程序的功能已向全体开发者开放,在同一开放平台账号下的移动应用及小程序无需关联即可完成跳转。
另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,一个移动应用只能最多同时绑定 3 个小程序,每月支持绑定 3 次。而同一个小程序可被 500 个移动应用关联。
首先,通过上述规则的分析。当app支持打开小程序,会催促更多的移动应用开发小程序。在同一开放平台账号下的移动应用及小程序无需关联即可完成跳转,也为此提供了便利。这将进一步促进小程序的繁荣。
其次,app可绑定小程序数量,远远少于小程序可绑定的app数量,在其背后是流量的不对称关系。这种情况下,移动应用等于是导量者,而不是流量获得者,小程序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同时来自 500 个 app 的流量。小程序所提供的多是应用服务,应用服务往往是流量的终结点。
比如说今日头条。很显然,今日头条必然是这一能力的反对者,但它又是如此地适合今日头条。所以,App 打开小程序最大的价值其实在于提供增值服务与流量变现。通过微信小程序来回血流量,可能性不太大。并且,微信还在近期宣布外部链接「禁止更改用户返回路径」,精确返回的方式,意味着导购、优惠券等链接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。
微信之所以如此地大开大合,原因很简单,因为微信没有什么可失去的。其实,微信早就已经变成了公用通道。微信的流量外泄一直存在,除了极少数,各大 app 本来就都可以支持直接分享到微信,并且返回。app 支持分享到微信,表面是 app 在蹭微信的流量,其实也是微信在吸收其它 app 的流量。所以,即使这次支持 app 打开小程序,微信也没有失去什么,而是获得了其它 app 对支持分享到微信更大的动力。而除了这些之外,微信之所以让小程序下潜到各大 app 当中,可能还有一个核心原因,就是,这几乎是小程序在线上突破微信体内的唯一办法了。